Scones: Take 3 

果然要做圓形的看起來比較對味!

這次真的是最成功的喔!

只是我們因為沒有用baking sheet

(又叫Sheet pan, 烤餅乾麵包專用一片薄的不鏽鋼或不沾鍋材質做的,裡面有一層材料是防止食物底部被烤焦)

只有用烤盤紙加上烤箱裡的凹面烤盤

所以這些Scone的屁股有烤到焦掉....

等12月曼谷年終大特價時要來好好採買用具設備了!

 

 

這次的特性有

1.原料裡完全不加蛋,進烤箱前表面不塗任何東西,但是成品的表面會是微脆的!(馬卡龍式的那種)

2.這次成品裡面最濕潤最好入口   放到隔天早上稍微用考完吐司的吐司機 upside down熱一下表面就好好吃~

3.但是在做的時候麵團最難成型而且還算是很乾會散開的那種程度

   因為公婆剛好度假回家所以做點心給他們吃  看到麵團還以為完蛋了這次會糗大了

   沒想到結果最讓人意外而且好好吃!!!!

 

喔對了  第1次第2次的連結在這裡  有空點進去看一下照片就知道差很多~~

 

來來來  熱呼呼的食譜在這裡

這次是參考phuny的食譜  但是一樣我有自作主張改一些些

(因為我有研究一下國外網站資料  主要是有比較比司吉以及司康差異的那種文章)

至於製作步驟與手法取自第2次的作法 (因為第2次算是有成功,這次是換食譜,沒想到更成功!)

我還是會貼在下方

 

【食譜編號3】這次做出來12個烤完直徑約 5-6公分高度 3-3.5公分的小圓柱形

這次是做蔓越莓口味  但是蔓越莓的量我覺得可再多一些也不用切這麼碎

 

中筋麵粉  225g

泡打粉 2又1/2 teaspoon

無鹽奶油 60g

細砂糖 30g

鹽 1/2 teaspoon

檸檬汁 (但我用萊姆汁,白醋也可以) 2 teaspoon

全脂牛奶  150ml

蔓越莓  40g (不要切太碎的小丁狀)

 

備註: 牛奶先跟萊姆汁混合 放在冰箱靜置10分鐘

         奶油先切小丁後放回冰箱冷藏 然後再來量粉狀材料的重量

 

 

步驟再次重複如下: (已經將上次做不對的地方修正了)

抱歉沒有照片因為還沒有到非常厲害的高手地步  又怕麵團出筋

所以過程就沒拍到照片了~  要是下次有在做就會拍起來~

 

1.把麵粉+泡打粉+糖+鹽 放在一個大碗公中混勻  再把蔓越莓乾也倒進去

   然後把切丁(大概1*1公分大小)的奶油從冰箱拿出來

   (奶油一定要是冰的 雖然比較難混合要有耐心 但是冰奶油做出來的口感才好!)

   這個步驟用手會比要快也比較方便

   手法就是用雙手拿起一些麵粉一些奶油丁

   同方向輕輕把奶油跟麵粉搓合在一起

   如果覺得手黏黏油油,就從碗裡再拿一些麵粉起來和在一起

   好了後再拿新的一些奶油丁再跟碗裡的麵粉搓合在一起直到全部的奶油丁都用完

2.將有加入檸檬汁的牛奶從冰箱拿出來倒入麵糰中

   這步驟要一次把液體倒進去 當然不是倒在同一個地方

   就是倒一圈圓形 然後用手把麵粉跟液體混勻

   要記住默數30秒 在30秒內完成才不會用太多時間讓麵糰產生筋性

3.因為怕麵團產生筋性所以30秒後雖然麵團還是沒濕黏

   我們就一樣把整團麵團丟到保鮮膜裡  密封包緊送進冰箱冷藏

4.1小時到後從冰箱拿出麵糰,在麵團上以及桌上撒些中筋麵粉預防沾黏

   (這裡可灑多一些沒關係  不然會很黏手.......)

5.(這時候可以開烤箱預熱 攝氏220度)

    將麵糰桿開成長方形後,左右各往中間折一摺,再由上往下桿開一次,再上下各往中間折一摺,

    然後左右桿開一次,再把左右各往中間折一摺 (這樣總共是3次) 桿開成2.5cm後的長方形

6.可用圓形模具 (沒有的話可找比較小的杯子口之類的) 或者直接拿刀切成三角形

   (這次是我第一次做圓形的喔~我覺得比較像樣好吃的感覺!!!)

7.把每個小圓團排好放在烤盤上,烤箱這時候差不多好了

   放進去烤12-15分鐘 呈現表面金黃就是好囉~!

 

Scones: Take 3 

Scones: Take 3

(撥開的斷面~但是因為鏡頭最近只能照成這樣  不是很清楚請包涵)

食譜編號3心得:

這次跟第2次一樣是用中筋麵粉

只有第1次是用低筋   但是第一次失敗還有我手法的問題 

所以應該不完全是麵粉的錯

照理說低筋做出來會比中筋鬆軟 

所以之後的挑戰我想要用中筋混合低筋

找出最外酥內鬆軟的完美配方

然後這次成品是最濕潤的質地  但奇怪的是在混合麵團的時候覺得超乾

還有點無法把麵團好好"融合黏在一起"的困擾

這次是用萊姆(因為檸檬其實是國外那種大顆黃色的 ! 這裡賣超貴!但這裡萊姆很多很多,小顆圓形綠色的)

萊姆混合牛奶變成酸奶 但是吃的時候大概因為比例上來說萊姆汁沒有很多

所以吃不到酸的口感  倒是有一些些細微的萊姆香 (真的只有一點點)

然後重點是! 這次成品放到隔天早上一樣用吐司機把Scone 頭上腳下的放在那邊熱一下還是超級美味!

(放涼了後有用夾鏈袋密封住)

裡面 一    點    都    不    乾!!!

(因為前2次的基本上到隔天我吃一口就很想丟掉.....這浪費食物的行為小孩不要學.....)

只是蔓越莓切太碎我連蔓越莓的味道都吃不出來....

最後一點是

我參考國外的食譜很多都是說Scone裡面是不加蛋的 (比司吉好像就要加...)

這次我找到的這個中文食譜雖是中文但是是改良自BBC網站的

沒有加蛋 (雖然之前也只加一小顆,因為泰國蛋都很小顆不知道為什麼....)

我覺得吃起來真的不錯   (有可能也只是很恰巧成功了  其實跟蛋沒關係@@)

其實很多人都說加蛋是增加濕潤的口感  但是我覺得無感耶~~

喔!  補充一點 (有完沒完阿~~我好多話....)

下次除了要做中低筋麵粉混合版以外

我還要加"heavy cream" 因為聽說口感吃起來會更creamy

是的!我下次要做creamy版的~

(大概就是參考Betty的以及這個美國的 Dreamy Cream Scones)

希望一次就成功!然後我就可以下定案來寫出我最完美的司康食譜

不然最近太常吃Scone也很可怕  會胖啊~~~~

 

 

最後最後最後 (我保證!)

要給新手一些建議

因為網路上食譜好多好多好多  看得眼花繚亂

我當初也是找太多然後一開始不知道要選那一個開始做

是因為我照Carol老師食譜做出來的麵包有成功

所以我後來決定第一次用她的 scone 食譜

基本上做3次後 (雖然還不算多次,但是我剛好是呈現一次比一次成功)

我發現液體的部分需要fat含量比較高口感會更順

然後我覺得酸奶這點子很不錯做出來好好吃

自己做3次後看了再回頭看食譜

我覺得新手可以做完整的 Phuny 的 (畢竟我的是根據他的微調過....第一次做可做原味就好)

或者是 這個

當然其實自己查到有自己比較想做的或者材料準備上比較可以配合的

也都可以試試看

成品出爐時真的是一種成就感阿~~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vel m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