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上網查了很多關於生產的資料,從一開始的害怕到了解,然後相信預先多了解一定會比鴕鳥心態的害怕來的好,對自已也才是最負責任的方式!

以下資料來自這個部落格,寫得太好了我覺得我自己已經寫不出另一篇,所以引用到這邊來提醒自己也給需要的人參考~而且也勉勵我接近要生的時候再來複習一下這些觀念!


 

什麼是「溫柔生產」?「水中生產?太危險了!」「妳別想些有的沒有的啦!就跟大家一樣生就好了啊」「我們還不都是這樣生?」「剪會陰有什麼?!每個人都要剪的啦~」

這是大部分朋友聽到我要溫柔生產後,給我的反應.......

本來,我也想跟大家一樣,就到醫院痛一痛、叫一叫,
然後把老公的手捏到烏青就好啦!

從小到大,從媽媽口中,就知道生小孩很痛!

「一輩子最痛的痛!」媽媽是這麼說的…
長大後,從來沒有想要懷孕的我,很慶幸自己可以逃過這一劫。
懷孕後,朋友們談起生產,總是先一臉驚恐,然後鎮定地說「還是不要告訴妳,以免妳會害怕」、「妳還是打無痛分娩好了」、「放心啦!生完看到小孩就不會痛了」
所以,我一度很"認命"地,接受這場避免不了的痛苦(甚至是血腥)命運。

直到接觸「溫柔生產」,我才發現,原來大家口中"理所當然"的恐怖生產過程,都與臺灣婦產醫療「過度醫療化」有關!而不是生產應有的原貌。
直到接觸「溫柔生產」,我才知道,原來我可以對生產有期待,原來我可以讓自己平靜安定且有意識地,讓寶寶沒有恐懼地來到這世界,感受到愛與溫暖(而不是暴力),並讓生產過程成為我和寶寶共同創造的美妙回憶,甚至是神聖的靈性體驗......................

(大家可以參考本文最底下的生產故事,有一般的,也有溫柔生產的故事,差別真的很大!)


這陣子看了「溫柔生產」一書和網路相關文章後,整理一些筆記如下,供孕婦、產婦參考:


 

●什麼是「溫柔生產」~不只是安全,還保有尊嚴與善待
過去的年代,生產容易造成女性和嬰兒死亡。因此,為了確保「母子均安」,醫界不斷發展各種「有效」的方式介入生產,以至於現代產婦在生產時,通常必須歷經一連串的常規醫療,例如剃毛、灌腸、持續性的胎兒監示器、打點滴、施打減痛分娩、會陰切開術、架腳式的生產姿勢、藥物催生,甚至是暴力的催生方式(壓肚子)等。而這一切被產婦和產科醫生視為理所當然的醫療行為,其實都源自於醫生和產婦都不相信「產婦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生小孩」。
而「溫柔生產」認為生產並非「生病」,是自然而然開始的,不需要藥劑和醫療行為的過度介入,且強調母親和寶寶是生產過程的主體(醫護人員只是協助者),每個產婦都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產方式(而不是由醫生來決定),並運用與生俱來的本能和直覺,使生產過程充滿尊嚴、愛與能量,也讓每個孩子的誕生,充滿喜悅與歡樂。
「溫柔生產」強調的不只是「母子均安」,更是要營造充滿愛與和平世界的基礎!

 


 

●「溫柔生產」的重要性~影響一輩子的正向經驗
生命的開始,應該是歡欣與喜悅。如果在懷孕的過程中,我們就能尊重生命的獨立與自由,讓女性擁有充分的資訊和選擇,再加上醫護人員的專業判斷,相信一定能創造更多安全、美好的生產經驗。

對母親的好處
:溫柔生產可創造美好、正向的生產經驗,有助於建立和寶寶之間親密的關係,甚至減少產後憂鬱症。而有意識的生產過程,能讓母親感受到和寶寶之間的默契與節奏,緩和生產的疼痛,並讓生產過程更為順利、有尊嚴。

 

對寶寶的好處:寶寶誕生的方式與乍到人世的經歷(包含影像、聲音、觸覺,以及當時的感受和情緒),都會完整地留存在寶寶的記憶中。因此,若是寶寶在生產的過程中感受到恐懼、壓力(母體本身的感受也會傳給寶寶),則易導致生產創傷的記憶,對未來的人格或智能產生影響。寶寶若能從身心放鬆、意識清醒、未用藥物的母體內誕生,將會有許多益處。要幫助寶寶走進愛的世界或是恐懼之中,端賴媽媽的意念來改變。

 


 

●不可不知~關於生產的幾個真相!

一、生產不一定會「很痛」!
       人體的構造很奇妙。在產程開始、子宮開始收縮的同時,產婦腦部會分泌天然的止痛劑~腦內嗎啡,減緩痛楚,尤其在舒適可靠、不受干擾的環境下,腦內嗎啡會釋放得更順利。但如果產婦處在冷漠、恐懼、陌生的環境下,感受到的是恐懼、壓抑,則身體會自然繃緊,阻斷腦內嗎啡的釋放,並且分泌腎上腺素,使身體產生戰或逃的反應,因而導致心跳加速、痛楚劇增。也就是說,巨大的疼痛感來自於落入了這一套公式「感覺恐懼-->造成身體緊張-->感到痛楚」,讓本來只有五分的痛,變成十倍、百倍的痛
       這或許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年輕妹妹不知道自己懷孕,不懂得要害怕,反而能順利在自己家裡的廁所「大」出嬰兒,而一般產婦知道會痛,結果就真的痛不欲生!

減緩疼痛有以下方式(可以取代施打減痛分娩)

1.產婦若能以較積極正面的思維,取代生產的緊張情緒,便不會用過去習得的方式(或聽來的生產刻板印象)來對疼痛產生過度反應。
2.當產婦能夠了解生產的必經過程,並主導這個過程,自然會更有信心,並泰然面對生產所發生的一切狀況。
3.待產時自由走動:有助於骨盆擴張、改變形狀、方便寶寶通過骨盆、減輕疼痛感。但台灣通常要求產婦待產只能躺床上。
4.讓地心引力協助生產順利:全球最受歡迎的兩種生產姿勢是「跪姿」和「蹲姿」,最糟的是「仰臥」。
5.其他:淋浴、生產球的運用(其表面柔軟可達到按摩的作用,再配合搖擺動作,可促使下半身肌肉放鬆)、泡溫水(或水中生產)、按摩、家人或陪產員的鼓勵與支持都有助於減緩疼痛。

 

二、生產的「仰臥」姿勢造成剖腹率提高!
現今醫護人員最常要求產婦採取的分娩姿勢就是「仰臥」(加上架腳),這種逆地心引力的姿勢不但讓產婦難以用力,還會迫使子宮壓迫主要的血管,使胎盤的帶氧量減少,可能危及胎兒,所以常常導致孕婦生不出來或胎兒窘迫而剖腹。「仰臥」的惟一好處就是方便醫生接生而已。

 

三、減痛分娩(硬膜外麻醉)影響寶寶身心發展!
1.在施打減痛分娩到嬰兒產出之間的幾小時內,麻藥仍然透過胎盤在持續影響著胎兒,有時會導致胎兒心跳急速下降,或甚至「凍結」在某個姿勢,造成難產或暫停往下降,拖延產程,而必須催產或剖腹。甚至在產後,寶寶亦容易有肌肉張力減低、減少吸吮母乳、神經行為分數低、黃疸病發生率增加等副作用。
2.施打無痛會剝奪產婦與胎兒之間的聯繫:當產婦下半身失去知覺時,無法感受胎兒與自己骨盆的相距位置,只能仰賴醫護人員的口令,告訴你何時該用力,將胎兒推擠出產道,往往提高產鉗或真空吸引的使用率。
3.產婦容易在日後出現長期頭痛、麻木的困擾。
4.為了避免寶寶吸入麻藥,產婦無法在產後的黃金時間進行初次哺乳,慎為可惜。

 

四、「催生」被濫用,導致剖腹率增加並傷害母子!
當胎兒和子宮都準備好了,自然會向母體釋放出極微量的荷爾蒙,發出信號以啟動分娩,並不需要催生。而人工催產素(Pitocin)對母親和寶寶都有風險,因此有醫學上的必要性才需要加以催生(例如胎兒過大、妊娠週數過期,或是胎盤過度老化而造成胎兒窘迫),因此,應對準媽媽做詳盡說明,充分溝通。
對母體的風險:難產率高、之後更常要用止痛劑或麻醉劑、產後出血、子宮破裂與胎盤分離率較高、可能引起母親或寶寶的死亡。
對寶寶的風險:胎兒窘迫、新生兒黃疸症發生率高、出生前五分鐘的健康指數低、中樞神經系統或腦部永久受損、自閉症發生率高、死產。

 

五、產婦不一定得挨這一刀~「會陰切開術」非必要!
台灣的「會陰切開術」比率為93%,占世界第一,和國外的10~30%差距極大!一般堅持「會陰切開術」的理由是,可避免產婦會陰產生不規則的撕裂傷、防範產婦骨盆肌肉的嚴重傷害等。但產婦之所以有撕裂傷,最主要是醫師堅持產婦採仰臥姿勢生產、且不當促使產程快速進行所導致,產婦往往在子宮頸完全擴張後,便被醫護人員要求要摒住呼吸,用力推出胎兒,由於陰道組織擴張太快,便會提高撕裂傷及會陰切開術的可能性。所以,會陰裂傷的嚴重程度和胎兒大小、娩出速度、會陰的延展性有關。採用以下方式可保護會陰:
1.陰道生產受限於骨盆的大小,所以產婦要適當控制孕期體重、腹中胎兒的大小,且在三十六週後作足夠的產前運動(孕期作凱格爾運動、36週後做會陰按摩),以提昇會陰的彈性與延展性。
2.產婦可採直立蹲姿生產(或用手和膝支撐),使骨盆張開,讓地心引力來協助生產。
3.產婦須等待產程自然啟動,讓會陰隨著產程進展而更為有彈性,在分娩第二期時,熱敷會陰部及使用按摩油來按摩會陰部,比較舒服並提昇延展性。
4.產婦可以自由調整姿勢,來應付子宮收縮,並透過直覺,感受子宮收縮來推擠、呼吸,緩慢地生下寶寶,讓會陰部毫髮無傷。
5.水中生產:溫水有助於會陰部張開,並緩和骨盆區域。且水中有阻力,能減緩胎兒娩出的速度。

會陰切開術有時反而容易導致裂傷更大(尤其併用真空吸引時),同時可能會引發其他併發症,例如:大量出血、血腫、感染或膿瘡,有時採用會陰切開術之後,肛門括約肌和直腸黏膜傷口會讓直腸失去張力。
因此,溫柔生產強調不應該對每個產婦都施行會陰切開術,它只適用於胎兒體型過大或是胎兒先露位置不佳,導致分娩困難時,才有必要實施。

 

六、安置「胎兒監示器」造成剖腹率提高!
「胎兒監示器」主要是為了發現胎兒是否有心跳異常,以便即時拯救。影響胎兒心跳數據有可能是因為胎兒處於睡眠狀態,心跳率較低;或是受到刺激、藥物反應,甚至有時只是因為胎兒活潑好動,心跳率較高;並非健康不佳,尤其胎兒監示器有15%-80%的錯誤率,這些都會導致醫生根據錯誤數據判斷胎兒異常,緊急剖腹後,卻發現寶寶是健康的。且針對低風險性的孕婦來說,生產時使用胎兒監示器,會使得產婦無法活動,而受制於在床上,不利自然生產。運用手持聽診器來探測胎兒心跳是另一種可行的方法。

七、壓宮底(推肚子)易造成產婦子宮破裂!
在台灣,當產婦力氣用盡或胎兒遲遲無法娩出時,常常會有護士跳上床,壓產婦的子宮硬把胎兒推出來。這種在國外先進國家早就禁止的行為,在台灣卻很常見,常常導致產婦子宮受傷復原很久,嚴重者則導致子宮破裂、胎兒死亡。事實上,產程停滯常常是因為施打催生劑、減痛分娩,或是還未到時候就過早人工催產,因此,壓肚子是這一連串連鎖效應的其中一環,若要避免這種連鎖效應(低風險-->高風險)產生,產婦應對生產有足夠的了解與準備,並有勇氣和醫生say "NO"!



八、延後斷臍,有助寶寶身心發展:
一般為了促使寶寶呼吸,通常都是立刻斷臍帶,然後把寶寶倒吊,用力拍打,強迫呼吸,這對寶寶會造成莫大的恐懼與創傷記憶。而延後斷臍帶(待臍帶停止跳動後),不但能讓寶寶自然平緩地由臍帶呼吸轉變為肺部呼吸,還能提供足夠的時間,讓臍帶和胎盤的血回流到寶寶身上,增加寶寶血液中的鐵質,減少新生兒貧血症。 而且,這樣的寶寶性格會比較穩定。

 

九、產後要立刻讓寶寶躺在媽媽身上哺乳:
1.相較於一般醫院在寶寶出生後就和媽媽隔離的作法相較,產後立刻讓寶寶(連著臍帶時)躺在媽媽身上哺乳,不但能刺激產婦子宮收縮順利排出胎盤、有效刺激母乳分泌,更有助於提升寶寶的安全感,刺激寶寶的感官發展。
2.初乳有助於寶寶排出胎便(寶寶初次的腸道蠕動若延後達24小時,則胎便可能會由腸道重新吸收,導致黃疸症),且寶寶誕生後一小時內如果沒有放在媽媽胸部,未來的24小時內,有可能陷入呆滯無神的狀態,使哺乳更為困難。
3.母子分離是以"分鐘"計算,所以當立即實施產檯哺乳,母子沒有分開而是聯結在一起,這樣的情感會持續一生;反之就是走向分離一途。

 

十、寶寶在媽媽身邊比在嬰兒室還好!
醫院例行程序是在產後將寶寶與媽媽隔離,做好觀察、清洗、量身高體重等檢查後再送回母親身邊。產後幾小時內是「母性敏感期」與「胎兒警醒期」,之後寶寶就會進入好幾個小時的深沉休憩期(很難被吵醒)。因此,在產後幾小時內,讓寶寶和母親及其他家人接觸,會增加母親的信心及成就感,有助於減少產後憂鬱。至於其他醫療檢查則可以在母親懷中完成。當然,若是寶寶身體健康、呼吸功能良好,這些醫療程序至少可以延後一小時再做。將寶寶通通一律放在嬰兒室反而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只有針對分娩時使用麻醉藥物生下的寶寶(大多會有某種呼吸問題),才會需要在嬰兒室接受謹慎的監視。

 

十一、90%的男寶寶不需要割包皮!
很多人誤以為新生兒不會感到疼痛,事實上,割包皮手術會打斷寶寶的正常睡眠,導致寶寶又痛又累,虛弱疲憊不堪,並害怕新環境,妨礙寶寶與家人建立親密關係,也使得哺乳不順利。割包皮有出血、感染、切斷及死亡的風險,且90%的小男生約四歲時,包皮自然就會捲回底部,根本不需要割,至於需要割的等到長大再割也不晚。

 

十二、在醫院生產不是最安全的選擇:
一些研究報告指出,新生兒死亡率最高的國家,產婦在醫院生產的比例也比較高。而死亡率低的國家(如日本、荷蘭),反而是居家生產、由助產師接生的比例高。大部分促使產婦死亡的剖腹產都是導因於醫院生產(很多孕婦入院時是低風險狀態,但在醫院由於醫療干預導致「串連效應」,例如打催生或減痛分娩使產程延長,最終得剖腹)。並且,在醫院,由於不熟悉的環境與護理人員、家人參與受限、產婦活動受限、都會創造不佳的生產環境,讓產婦減損自信、促成負面態度、降低自發性的生產能力。我個人是認為,會導致這種結果是由於現行醫院未真正反省”醫療過度介入”的嚴重問題,但如果是採行「溫柔生產」的醫院或診所,則可兼顧醫院資源的便利性以及產婦的福利,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高風險的產婦最好是選擇醫院生產,但低風險的產婦(至少占70%以上),則可以考慮居家生產或設備良好的溫柔生產診所。

 


 

 ●媽媽應如何準備「溫柔生產」:

1.產前教育與準備工作
由於資訊不對等,導致產婦只能靠醫生來決定自己的生產。因此,產婦應該對生產資訊有一定的了解,諸如生產方式的選擇、了解生產醫療行為對自己和寶寶的影響、練習促進生產的產前運動(含凱格爾運動會陰按摩)。
2.選擇支持「溫柔生產」的醫院和醫療團隊:
非常重要!如果醫院或醫生不支持溫柔生產,則產婦之前為溫柔生產所做的功課常常會白費。
3.選擇寧靜、光線柔和的生產環境:
產婦跟寶寶都需要「寧靜」。在安靜清幽的環境下,產婦才能不受干擾,專注於個人內在,在子宮收縮時,集中精神於呼吸,收縮暫停時專心冥想。而安靜、柔和光線的環境,相較於吵雜、明亮刺眼的環境,對剛從媽媽溫暖、昏暗的肚子裡誕生的寶寶而言,更為友善、自然,且在寧靜和安祥環境下出生的寶寶比較機靈且觀察力較好。
4.擬定生產計畫書
針對自己的需要及想法,訂作一個屬於自己的生產計畫(包括是否要灌腸、剃除毛髮、生產方式等),並和醫生討論,一起努力讓生產過程達到最美好的經驗。
5.學習正向積極的態度來看待生產:
學習禪修生產瑜珈催眠生產等課程,均有助於產婦專注內在、放鬆身心、對生產有積極正確的認識、減少對生產的恐懼、緩和生產的疼痛,並有足夠的能量,讓生產變成一段自我整合的靈性之旅!
6.保持開放、彈性的心胸:
生產變數多,故即使擬妥「生產計畫書」,也和醫生討論過,但當產婦遇到高危險妊娠或是產科急症狀況,仍要配合醫生進行適當的醫療介入,並泰然接受各種突發或非預期的結果。

 

「目前,台灣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孕婦都到醫院生產。在這裡數字背後,有個很有趣的現象:西方外籍產婦對自己的生產通常有很多的意見,她們的醫師也會鼓勵產婦多蒐集資訊、多溝通,因此台灣有些婦產醫院會提供英文的生產計畫,不過,中文版卻付之闕如。台灣婦女受限於醫療知識及資訊的限制,大多數人以為自己只能有一種選擇,因此通常會接受常規生產流程。這些常規導致太多的醫療介入,使得原本極其自然的生產過程變成了一條工廠的生產線。我們把機械、制式的步驟用在活生生、有感情的人身上,造成產婦有被剝奪自主、行動自由的感受,而且每個人都處在一種隨時可能剖腹生產的狀態。這些處置或許有其醫學上的作用,但是否每一位產婦都有必要接受?而這些常規究竟是為了方便醫院或醫療人員,還是產婦?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討論。」~摘自「溫柔生產」一書的導讀/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

 


 

●相關資訊:(本文內容乃匯總、參考以下資訊而成)
◎關於溫柔生產:
溫柔生產/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已絕版)
溫柔生產協會/溫柔生產
台灣女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關於水中生產
關於水中生產
減緩分娩陣痛 水中生產新選擇

◎關於會陰剪開術
世界第一!台灣產婦 9成3剪會陰
醫師多等一下 會陰切開率降一半
自然生產不切開會陰更好
會陰準備與會陰切開術

◎相關議題探討
身體原本就知道該怎麼做(談子宮縮機轉)
臍帶何時剪?關鍵兩分鐘
出生3分鐘再剪臍帶 寶寶鐵定好
頭痛五年,無痛分娩惹的禍!
打無痛分娩造成站著就頭痛
嬰兒出生割包皮好不好?

該去大醫院還是小診所?
多練習「蹲」有助於順產
加壓助產(壓肚子)造成子宮破裂、嬰兒死亡新聞
【討論區】壓肚子的情況很常見
壓肚子造成胎兒死亡~媽媽的現身說法
別因迷信而剖腹產
生產球可減少陣痛

◎關於「生產計畫書」
溫柔生產計劃
我的生產計畫書(暫訂版,修訂中...)
 
◎關於生產準備
如何選擇合適的醫院與醫師
完整有效的生產準備~催眠瑜珈
產前產後都要做的「凱格爾運動
保護會陰免於裂傷的「會陰按摩

 
◎沒生過小孩,不知道一般生產的可怕?請看這裡!
這是網路上一位媽咪的生產過程(她形容為慘烈、血腥),完整詳細記錄了一般生產常見的各種常規醫療介入,很替這位媽咪心疼,不過,卻對她可以這麼幽默地描述出來,感到很佩服!
超寫實的生產記錄《前言》
超寫實的生產記錄《上》(漫長的待產過程,催生、內診、裝胎心音)
超寫實的生產記錄《中》(打減痛分娩導致產程拖長,且必須導尿)
超寫實的生產記錄《下》(架腳式仰臥生產、壓肚子、剪會陰、無事先溝通而立刻斷臍)

◎生產也可以很美妙~~台灣媽咪的「溫柔生產」故事
以下的生產故事,相較於一般生產,顯得特別美妙與神奇。這些媽咪都沒打減痛分娩,但卻都無強烈陣痛(甚至無痛感)、會陰無撕裂(或輕微)、產程順利、身心泰然安定,可見,事先經過良好的身心準備,並落實生產計畫的溝通,可以讓生產成為一件值得一再回味的美好回憶!
完美的美琦part 3(水中生產
)
也是輕鬆順產的筱薇(水中生產)
想到就會笑的玉蓮(居家生產)
圓滿的蕙瑩
(輕觸按摩自然減痛)
一路搖到底.最後噴出來的思慧(生產、餵奶、帶小孩都順利)
是痠不是痛的資華(大頭寶寶也很好生)
從容的辰儀(水中生產)
輕鬆新手媽咪淑玲(水中生產,無任何陣痛)
體內像是有幫浦的懿芳(也是無陣痛過程)
一定做得到的錢芝(運用技巧輕鬆度過陣痛)
金牌學姊與第一位HB媽咪娟菁(運用技巧輕鬆度過陣痛)
HypnoBirthing inspired 輕鬆自然的嘉(第一胎一般生產,第二胎催眠生產)

 


 

以上的參考資料部分可能需要自己重新搜尋才有辦法連結,或者點我前面給的原篇部落格連結,就可以直接回到原篇文章的超連結看到!除此之外,我發現這個部落格的版主也寫得很好,而她自己是選擇居家生產,看完她寫的經歷我超感動的,但我還是沒那個勇氣跟機會像她一樣~終究只是一邊看著她的部落格文章一邊點頭一邊佩服!

然後最後最後看到這位楊濬光醫師的專業網站,從醫生的角度來看溫柔生產這件事,節錄一小段他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大眾媒體已經把「人性化生產」,與要不要打點滴、灌腸等等事情畫上等號了?有填寫「生產計畫書」的媽媽,就會得到人性化的生產照護嗎?標榜「溫柔生產」的機構,到底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老實說,生產過程人性不人性,用上面的指標來認定,我是非常嗤之以鼻的,因為堅持上面的項目,對產婦根本沒有任何舒緩、放鬆、減低壓力的功效。對我來說,讓產婦有信心面對陣痛,有家人的陪伴支持,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生產

我是看完這段話後認真思考這位醫生的想法,不得不說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與其過度擔心與關心一些小細節,他所說的那些心理上的支持以及鼓勵其實才是最需要提供的,尤其因為生產這件事其實最後會怎麼進行沒有人知道也無法預測,所以給自己適當的心理建設跟多了解關於生產的知識,抱持樂觀正向的態度才是最實際的,這醫生的網站裡也有很多不錯的資訊可以參考。衷心期勉我自己可以在這麼多資料的幫助一下,有一個愉快美好的生產經驗~為自己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ravel mice 的頭像
    Travel mice

    Musings of a pair of travel mice

    Travel m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